Thursday, April 28, 2011

陈力丹/陈秀云著《写给中学生的新闻学》被删除部分zt

标签:

杂谈

陈力丹/陈秀云著《写给中学生的新闻学》被删除部分

陈力丹/陈秀云著《写给中学生的新闻学》一书2011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只有10万字(扩张后15万字)的书稿,在出版社方面的要求下,几 经交涉,但最终出来的书仍然比作者妥协修改之后少了7千字。这并非是上级审查的结果,而是自我审查的结果。恩格斯说:自我检查比旧的书报检查坏1000 倍。我重复了这句话,但编辑的理由是为了生存。下面是被删掉的部分,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会被打折扣(整节被删除)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说,就在我们家乡,那天出了一件大事儿,烟花爆炸伤了上百人呢,可是传媒没有报道。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样的事儿没有新闻价值?

当然不是。明显地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没有成为新闻,是因为传媒工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的、文化的原因,还有传媒业务流程中自然追求的省力原则,都会制约传媒对于事实的选择。

第一,宣传的思维惯性制约传媒工作者的新闻价值意识。请看这样一条外事新闻:

昨天中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在南京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及夫人柳纯泽一行,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交谈。[《梁保华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扬子晚报》 2010-11-1]

这是我们在新闻中常常见到的领导外事活动的报道模式:“……某人会见某人一行……宾主进行了亲节友好交谈”,变成了固定化的宣传套路,就不好了。

类似的模式我们常见,比如有关部门宣布春节禁放鞭炮,媒体会报道说市民纷纷称赞,这样可以过一个安全文明年了;过几年放鞭炮解禁,媒体就又报道说,市民纷 纷表示,燃放烟花爆竹增加了节日气氛。禁燃和解禁,媒体报道中的市民表态,用词几乎一个模子出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显存在矛盾的情况?只因为传媒并没 有去考察公众真正的态度,简单、机械地图解政策。这种做法对新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起到真正帮忙的作用,媒体的前后矛盾也使自己的处境尴尬。

这种宣传报道思路,不仅在图解政策时表现较为明显,而且,还会把一些非新闻的内容插入新闻栏目之中。如在电视新闻中,插播“××代表风采录”、“红色记 忆”、“永远的丰碑”等等不是新闻的内容,使宣传的特征格外明显。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按照新闻价值的若干要素去选择事实呢?其中的一些内容,本来具有新 闻价值,但是叙述在套路化的宣传模式之下变得没有新闻价值了。还有一些是新闻工作者惰性造成的,以前这样做,现在还这样做,于是,新闻节目的新闻特征就很 难显现了。

其实,很多重大的公开发生的事情,都应该及时报道,给人民以必要的交代,也利于及时动员各方面力量解决问题。政府信息公开,这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规定的。但是,各级政府有自身的利益,有时不执行这个法规,而通过传媒的领导机关下达禁止报道的内部指令,造成公开发生的重大事实,传媒却无闻的怪 事。

我国的新闻传播业,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以宣传为本位。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说: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但是,领导传媒的机关尚不可能很快适应新的要求,所以仍然有一些新闻节目中硬加进明显不是新闻的内容。

第二,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有市场。而现在的传媒都是一个个利益单元。本来,有价值的新闻需要投入,大信息大投入,小信息小投入。有时候传媒不肯投入,自然造成真正有价值的新闻被其他传媒抢走的情形。

另外,报道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记者会很累;而大家容易接受那种是好是坏一目了然的信息,并不乐意接受让人太费脑筋的东西。这时候,记者报道复杂的事儿不 是吃力不讨好嘛。因此,传媒喜欢选择那些容易做出判断的事情来报道。与其不厌其烦地解释事实,不如报道一个轰动的案件;与其费劲地报道远处的一个重要事 实,不如报道一件身边的一个花絮。这种情况制约了记者用新闻价值标准去比较、衡量事实的轻重。

第三,从新闻的工作流程看,新闻事实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场、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时间容纳新闻条数的限 制等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特别是报纸,通常一天只出版一次(一些发达国家的日报一天出版数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在截稿时间之前,而且有较充分 的余地可以采访写作的话,被报道的可能性就大。如果事件发生在截稿之前很短的时间内,这个事实即使比较重要(除非特别重要),也会被忽略,或只能在第二天 报道。

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记者正好在场,可能就被报道,而且占据的版面较大或时间较长;如果当时没有记者在场,这件事有可能被忽略掉。

值班主任一般都是报社的副总编或编委,是报纸夜班的总负责人,哪些稿子用,哪些稿子不用,最后由他来决定,值班主任的偏好往往决定某些事实被发出去,某些事实被拿下来。当然,这类事实通常是非重大新闻。

有时候抢拍的照片不一定很清晰,如果事情很重要应该发出去,但审稿的时候往往因为纯技术的标准而被换掉。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清晰的照片,有充分的时间调整角度和距离,甚至进行摆布(这是违反职业规范的),往往没有新闻价值。

新闻在版面的位置,应充分体现新闻价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某条消息在版面上的位置,有时候是偶然因素决定的,考虑新闻价值并不多。排版的时候常常会遇到 空出一块的情况,这时就要找一个长短合适的稿子,如果某个稿子放到这个位置篇幅不合适,就会拿下,再找其他的稿子。往往正好能够填上这块地方的稿子就自然 上了版面,其新闻价值如何,是谈不上的。本来,应该按照新闻价值的要素来认真选稿,即使稿子长些,也应认真删节、改动。但是,长期做这种新闻实务工作,会 造成对信息的麻木。

(以上这部分文字的主要部分,我以单独文章的方式刚才发表在《新闻知识》杂志2011年2期上)

不能因为感人而把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新闻(这一节标题保留了,但例子全无,以下蓝色部分已被删除)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动的事,而且,人们还会凭着自己的想象,为一些事情加上让人感动的情节,怀着善良美好的愿望去讲述它。也正因为如此, 才出现了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文艺作品。但是,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他们必须让自己冷静客观地面对所要报道的对象,不能因为故事的感人而把一些不存在或者无法 查证的事实当作新闻进行报道。

虽然一般来说,能够打动人心灵的故事,不会对社会有什么危害,还可能使人从中受到感染,精神受到震憾,情操得到陶冶等等,如果是面对文学作品受到了这样的 影响,虽然人们也会沉浸在作品的故事之中与故事的主人公一同歌哭,但是,一旦走出故事,他们知道那些故事不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只是一种艺术的真实,这种 十分明确的认识,使他们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保持了相当的距离,“看三国掉眼泪——为古人担忧”这句谒后语,说的就是人们在文艺作品之中的感动与现实有莫大 距离,实际上,无论小说中的人物如何,丝毫不会影响读者的现实生活和工作。

对于新闻作品来说,情形就很不一样了。读者看新闻的前提是把新闻当真的。在新闻中看到感人的故事,他们不但会被感动,而且,还可能因此采取行动。比如,那 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儿童对于上学的渴望的报道,会让一些人慷慨捐助希望工程,即便是你一个学生没有那么多钱,也许还会把自己用过的学习用品寄给他们。新闻的 魅力也就在于它是“真实的故事”,是活生生的社会和人生,每一个新闻人物都可能为新闻读者提供一个生活的参照,每一个故事都是向读者展示现实生活的真实场 景,告诉读者你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之中,在远方,在身边有着那样真实生活着的人们。

因此,对于新闻而言,真实是前提,也是底线。那些不存在的感人事实不能成为新闻。但是,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却可能出现因为故事感人被当作新闻广泛传播的现象。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媒体上都出现了一条“母爱短信”的“新闻”,故事大意是说,救援人员在垮塌下来的房子下,发现了一位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以类似古人行跪拜礼的姿势死去的母亲,在母亲的身下发现一个安睡着的孩子,还在孩子的被子里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在汶川地震中最感动人的新闻之一。“新闻”被传播出去后,有人为这个可敬的母亲写了诗歌,还有传媒给它评了最感动人的短信大奖……人们争相传颂这位伟大的母亲。

然而,据学者唐远清对这条新闻的追踪考证,该新闻最初在200851516日作为“无头消息”出现于网络媒体,17日被三家传统媒体未加核实转载,接下来被全国各路媒体跟进报道,迅速传遍全国。但据一位转载者说,最初的来源是QQ群,尽管没有明确新闻来源,但考虑到内容本身的感人和震撼就把它当作新闻推出了。没有经过核实,也没有对当事人或目击者进行过采访,各种媒体都以类似的态度传播了这条“新闻”。

现在一些大的网站上已悄然删除了这条当初炒得火热的动人新闻。当人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只要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进行仔细解读与思考,便会发现一些问题。

新闻需要交代事实的几个新闻要素(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为何等等),而这条新闻缺乏可以核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名字、目击者的名字等等。就连里面的最关键的短信,版本也不相同,电视、广播、网络及平面传媒上对这条短信的引用,在最后一句话上,有不同的版本,有的把千万换成一定,有的是记着我爱你记住我爱你,比较多见,并渐渐成为定本的是一定记住我爱你[2]细心的人就会去问,既然它是新闻,这么关键的一句话,不应该出现引用上的差错,问一问当时看到这条短信的人不就核实清楚了?还有,这一事情出来后,有人说要为孩子建立基金等等,可见对这个孩子人们是极为关注的,按常理,传媒应该对这个婴儿的生活进行跟进报道,可为什么人们至今对婴儿的下落一无所知呢?

所有的疑问没有答案的原因只有一个,正如唐远清考证的那样,它本身就是“无头消息”,不是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不论目的如何正当,都不能刊播虚假新闻,无论故事多么令人感动,都要在确保真实的前提下才能刊出或播出。

宣传存在宣传伦理问题,并非成功的宣传都是道德的。新闻传媒的基本职能是给人们提供关于外部环境的真实信息,报道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不管是好的坏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是欺骗,会使人产生对于现实的错误认识。1939年,德国法西斯政府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在发动“波兰威胁”的宣传攻势时有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这就是不讲宣传伦理的典型话语。而马克思的观点是:“要求的手段既是不正当的,目的也就不是正当的”。

总之,我们得反复说明,新闻的本源在于事实,没有事实依据的东西,都应该排除在新闻之外,不论它如何感人,可以用于宣传。况且,宣传也是有基本的伦理要求的。
(以上被删掉的部分,我已经写到其他文章中,刚才在《青年记者》2011年3上期发表了)

关于新闻真实一章被删除的部分(蓝色):

体制性失实。这种失实在我国历史上主要发生在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倾错误时期,尤其是1958年传媒关于大跃进的新闻和“文革”时期(19661976)的新闻。传媒“念念不忘突出政治”,服务于政治需要,传媒本身对一些事情报或不报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新华社19581113日的《内部参考》第2632期,刊载了一篇报道《安国的小麦千亩天下第一田》,讲的是安国县计划平均亩产小麦2万斤,要成为天下产量最高的小麦。种过小麦的人都知道,当时在华北地区一亩地400斤就了不得了,却要求亩产2万斤,完全不可能的事儿。

这一新闻的出台正是基于“大跃进”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历史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党中央1981年 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当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一些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 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 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因此,在当时特定的政治气氛中,传媒人被政治风气搞得过于紧张,形成了主动迎合政治风向惯性,出现了跟风浮夸的新 闻,这就是体制限制造成的新闻失实。

其次,记者写作或工作习惯造成的错误。一些记者工作时间久了,会形成一些固定的思维和写作习惯,在写稿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这些习惯用进去,不知不觉造成新闻失实。

比如,我国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的类似报道写作的套路:某时某地某会议隆重召开;某会议胜利闭幕;某领导发表重要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通过某个重要 决议;某决定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干劲儿;某领导亲自接见某友人;某领导亲切看望下岗职工;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某大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某某人经过了多 少日夜的奋战,终于……;外国人民总是友好的;先进人物总是要带病工作的;……

这些八股式的套话和套路,有多少是真的,记者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习惯了,脱口而出,用不着思考,其本质就是“假”。

二、编辑环节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失实。有些大的媒体,比如新华社的编辑环节层次较多,特别是翻译的稿子,由于每个层次之间不做沟通,就可能造成新闻的失实。19891213日晚,电视新闻中播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

“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地球,科学家正想方设法避免这场灾难。这颗小行星直径约1千米,目前距地球80万千米,为月球至地球距离的两倍。如果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破坏力的770倍,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将遭此劫难……”。

这条新闻的依据是新华社稿。播出以后,街上很多酒馆里挤满了人,反正都要死了,临死前喝杯酒吧。这种情况引起上面的注意,后来一查,这是由于新华社在稿件 翻译、编辑过程中出现差错,一层接一层每层都改几个字,几经改动后变成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很难说是谁的错误,你改我改,最后就变成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 儿了。

第三章第四点 学会识别假新闻

再看下面2004117日《重庆商报》、《现代快报》等报刊出一条《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的“新闻”:

116下午,成都八宝街肯德基快餐店附近,几名男子正用各式工具用力砸着一辆白色宝马760的的窗玻璃,直到其玻璃被砸得稀烂为止。原来,六日下午,徐老太带着孙儿宇宇在肯德基用餐,宇宇吃着吃着便跑出去玩了。过了10来分钟,宇宇突然哭着跑了进来,“奶奶!叔叔喊我找你赔钱!还打了我一耳光。”听完孙子的哭诉,徐老太马上怒气冲冲地跟孙子走到了店外的一辆宝马前,“这小孩用玩具划伤我的新宝马!这可是宝马760。”宝马车司机说。“你要赔钱是不是’那你等一下。”老太说着拨了一个电话。10余分钟后,徐老太的儿子带着自己公司的6辆奔驰600到了现场。“你这个宝马760买成160多万是不是?加完税180万是不是?那我180万把它买了。”徐老太的儿子向宝马司机说,“好!这个宝马是我的了。儿子!看叔叔们把这辆车砸烂了耍哈。”说完,他便和另外几个奔驰司机将那辆宝马的车窗砸得稀烂。

这条“新闻”的荒诞在于,即便再有钱,没有人会这么败家。这条“新闻”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细节丰富,连最初孩子的怎么吃的怎么玩的怎么诉的苦都有交 待,似乎这个写作的人当时给现场录了像,特别是直接引语,用了很多,小孩儿的,老太的,老太儿子的,一点儿不比小说写得差。问题就是出在这里,“新闻”把 这件事儿写得太详细太完整了,而记者又不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即便他采访了当事人,当事人就记得那么清楚自己都说了什么吗?还有,这里面的语言都是吵架性 质的,哪个当事人愿意把愤激之下的语言再重复给别人呢?即便愿意,他能重复得那么准确吗?事实上,该文不过是网络流传已久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着不同的版 本,情节相似,只不过时间、人物和地点稍有变动而已。

第四章客观第四点被删节部分(蓝色):

上面两篇报道,都是记者在说别人做什么,没有发表意见,但是却反映出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会有对应的新闻报道模式。这个模式本身很难完全客观地反映具体的时间。美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和多元社会,什么事要较真,什么观点都可以公开表达,于是报道的模式就是现在的样式。而在中国,这类内容被归纳到“好人好事”消息框架中,也有几十年的传统了,根深蒂固。哪个客观,哪个不客观?很难说。报道本身已经内含了中国、美国社会的某些观念形态的东西。

即使小学生,若看多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可能在学校写的报道也会因耳濡目染,而写成“新闻联播”的模式,不信我们试试看:

“六•一”前夕,五年级一班学生刘小华因患感冒请假。班主任指示班干部们自发组织到刘小华家里慰问。第二天,班里黑板报登出了一篇《本班新闻》。

本班新闻

本班讯:昨天上午,阳光明媚,鲜花斗艳。刘小华同学家里欢声笑语,人头攒动。五年级一班班长赵官、副班长张僚僚在体育委员欧阳猛南、文娱委员李美媚陪同下,不远千米,深入到患感冒发低烧的班级成员刘小华家中,为他带去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刘小华同学以大无谓的英雄主义精神同病魔做斗争,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身体进一步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刘小华同学表示,要用××伟大思想武装自己,抵抗病魔。

赵班长与张副班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刘小华的小房间,饶有兴趣地玩了四盘“魂斗罗”游戏,与普通同学同乐。接着,班级领导与刘小华同学的双亲亲切地拉起了家 常。赵班长还愉快地回忆起去年和刘小华一起作弊的往事。在交谈中,赵班长多次关心地强调:“刘小华生病了,就不要做作业了。好好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嘛!”刘小华激动地说:“感谢班干部的关心!我一定要战胜病魔,克服一切困难,早日回到温暖的大集体中,回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中间!”

  接着,赵班长一行又在刘小华家门口兴致勃勃地踢起了毽子。蓝天如洗,鸟儿也受到这集体温暖的感染,唧唧喳喳,歌唱美好的生活。

中午,刘爸爸买来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的某某牌牛肉干和清凉可口的鲜轧橙汁,宴请赵班长一行。席间,宾主就小学生连吃两根冰棍是否会闹肚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愉快的双边会谈。

陪同访问的还有,物理课代表,前卫生值日委员会副主任张二蛋同学。

好在这是模仿“新闻联播”节目的套路编的,并非真有这样一条新闻。然而,同类的报道模式,完全依照官衔编排版面和决定使用什么词汇,套话和廉价形容词副词 满天飞的情形,确实到处都有。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也常说一些表面上时髦,实际上没有任何实在内容的话吗?这种情形下,新闻要做到客观,还真得时刻提醒 自己客观、客观,不然一出口可能就是一些不实在的套话空话。很多融化到血液里的行文套路和套话,已经成为影响新闻客观性的隐性因素。

第七章被删节部分(蓝色)

在现代民主与法治的社会里,情况有所不同:

19851月下旬,美国国家宇航局将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但是,美国国防部想要使发射秘密进行,198412月中旬,空军司令部就发出警告:对这次飞行任务和所携带仪器的“推测”,都将受到破坏国家安全的法律审查,要求新闻界合作。又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硬性的新闻封锁。

但是,美国媒体认为,国防部的封锁破坏了新闻自由,如果此次“保密”被承认,将为以后惩办泄密,限制新闻传播和制度严格的保密法提供先例。于是,《华盛顿邮报》、合众国际社和国家广播公司先后发布了消息。虽然遭到国防部指责,他们却也拿新闻界无可奈何。

美国的新闻出版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国防部对新闻界不满意,他们也不可能把新闻界的人抓起来,或者像蒋介石那样暗杀于已不利的新闻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新闻界,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之内活动。美国人最常用来保障新闻的自由传播、反对政府干涉的法律依据,这就是1791年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国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该节最后一段:

有的新闻传播学者将这些条款搜集起来进行论证,写了很厚的书。新闻传播界若发生了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找寻法律法规的依据,还是比较方便的。随着国家和社会法治进步,以及中国新闻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的提升,那种由行政命令或者长官意志来决定发什么不发什么的新闻现象,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原书目录

新闻帮助你长大

一、什么是新闻

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2.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

3. 传播时效是新闻的生命

4. 新闻、宣传不是一回事

5. 不能因为感人而把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新闻(例子被全删)

新闻人的故事

中国学术新闻学的开创者——徐宝璜

二、只有很少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1. 抓住很大的事情不会错

2. 抓住万绿丛中的一点“红”

3. 事实与公众的心理距离越近越有新闻价值

4. 与人情感相关的事实都有新闻价值

5. 人咬狗才是新闻?

6. 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会被打折扣(整节被删除)

新闻人的故事

报界奇才”——黄远生

三、新闻的真与假

1. 新闻的“真”

2. 新闻的“假”(部分被删除)

3.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4. 学会识别假新闻(部分被删除)

新闻人的故事

铁肩辣手——邵飘萍

四、客观:新闻从业的基本准则

1. 市场催生了新闻要客观的理念

2. 客观要求从新闻中走开

3. 新闻朝着客观无限接近

4. 新闻做到完全客观很难(部分被删除)

新闻人的故事

20世纪记者的代表——沃尔特·李普曼

五、怎么写新闻

1. 新闻的体裁

2. 新闻的要素

3. 新闻的

4. 消息的基本结构

5. 怎样写好新闻通讯

6. 核实事实

新闻人的故事

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记者——范长江

六、传媒是个什么样的行业

1. 传媒作为社会行业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2. 监测环境:传媒的基本职责

3. 记者的职业意识和专业素养

4. 不合格的新闻人

5. 新闻受众也能参与新闻的制作

6. 传媒是怎么生存的?

新闻人的故事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记者——赵敏恒

七、新闻传播中的把关

1. 新闻业务流程中的自然把关

2. 强制的关卡”——新闻管控(部分被删除)

新闻人的故事

大人物无法说的记者——法拉奇

结束语

新闻是窗口不是镜子

No comments: